过去15个月,央行进行了高强度的货币投放,M2增长了40万亿元以上,印钞机都冒烟了,为啥却出现了通缩的“苗头”?
通缩真来了?
近期,央行公布了3月CPI和PPI数据。
3月CPI同比上涨0.7%,创下了1年以来的新低,低于市场预期的1%。
PPI同比下降2.5%!也低于市场普遍预计的-2.3%,已经多月处于负增长状况。
一般当CPI低于1.5%,甚至低于1%,而且维持3个月,就有通缩的担忧。
从数据上看,3月开始我们工业和消费似乎有通缩的迹象了。
那么到底是真通缩还是假通缩?
经济学上,通缩包含但不限于物价放缓,而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全面下降、物价持续下行,同时发生经济衰退。大家比较直观的感受是钱越来越值钱,购买力变强。
按照这个定义,中国经济并非真的通缩。
1、3月M2同比增长12.7%,连续3个月增速超过12.5%。社融新增5.38万亿,同比多增7079亿元,再次大超预期,信贷需求企稳反弹。
2、物价也并非全面下滑,对CPI同比形成拖累的主要因素是鲜菜价格以及能源和汽车价格。
3月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1.1%,汽油价格下降6.6%,柴油价格下降7.3%,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4.5%。
除此之外,3月剩下的项目大多都在涨价,尤其是旅游、服务业、黑色和水泥制造,分别指向线下活动、基建和房地产的复苏。
例如,3月机票价格涨幅明显,同比上涨高达37%,宾馆住宿、交通工具租赁费、旅游价格涨幅也在扩大。烟、酒这些,身边好多东西都在涨价。
PPI(工业品物价)方面,3月PPI-2.5%,主要是去年基数高,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拖累。
但3月企业中长贷在持续扩张,说明大家开始借钱了,企业下一步有可能扩张,PPI离反弹不远。
3、一季度经济复苏态势明确,无论是PMI还是三驾马车,均明确经济复苏态势。
3月制造业PMI51.9,继续在荣枯线上方;服务业PMI56.9,综合PMI57,位于较高景气区间,服务业PMI57.8,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,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,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继续好转。
此外,一季度GDP增速或达4%左右,说明经济在复苏,而不是走向衰退。
所以综合来看,目前并不是真通缩,主要是由个别项目拖累的低通胀,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通胀压力。
实际上当前CPI走低,物价低迷,更多是需求不足、市场信心不足。
一方面,随着全球经济放缓,外部需求在下降。另一方面,居民负债高,信心没有恢复。天风证券刘煜辉最近提出过一组数据:中国14亿人,按照央行的统计,现在是7亿人负债,如果把小孩子和老年人剔除,那就接近全民负债了。
六个钱包已经被掏空,严重挤压了消费。加上今年居民收入短期改善不明显,资产负债表收缩,信心不足,不愿意投资和消费,倾向于还债和存钱,导致内需不足,物价低迷,经济车轮慢下来,虽然钱的购买力增加,但收入减少。
接下来,相信为了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,为了刺激居民消费,央行降息可能又要摆上台面,银行存款利率也将迎来新一波下调。
私人财富学堂观点
1、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。
2、当前经济运行并非真通缩,并且今年不太可能出现通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