靴子落地。
3月5日上午,大众期待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亮相,中国经济的最大悬念终于落地,透露出如下重要信号!
1、经济增长目标“5%左右”。
5%左右的GDP增长目标,处于市场预期区间的下限(5.0%—5.5%)。说明高层还是比较谨慎,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,但仍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,因此不能过分乐观,预期过高。5%是很务实的目标:既能守住底线,避免设定目标过高,也能留下“超业绩、超预期完成”的空间。
同时也表明经济增速不是唯一的考核目标,今年经济发展要质在量先,整体基调更注重高质量发展。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也不会一味依靠投资,不会走房地产驱动的老路,防止拉高宏观杠杆率,避免为短期增长目标积累中长期风险。
2、赤字率3%、地方专项债3.8万亿。
今年赤字率提升到3%,高出去年0.2%。专项债3.8万亿,高于去年1500亿。对应赤字规模达到3.88万亿,比2022年多出了5100亿。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合计7.68万亿,高于去年6600亿元。
体现了利用投资稳增长的强烈意愿、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决心。
3、城镇就业新增100万。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稳就业,就是稳信心、稳民生。今年的就业目标是1200万人,新增了100万。
2023年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5%,16-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7.3%,处于近年来同期高位,青年就业难问题突出。此外,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,再加上农民工、失业人群的就业问题,自然需要提高就业目标。
4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
经济要稳住,消费需发力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体现了对消费支持的决心。其中特别提到要「稳定大宗消费,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」。
换句话说,房子、汽车、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,还有生活服务业,大概率会是政策支持的重点,可以期待今年后续更多扶持政策出台。
5、房地产不会有大规模刺激。
今年虽然没提“房住不炒”,但这一基调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。房地产不会有大规模刺激,而是以防风险、托底为主,支持优质房企融资,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,整体上“托而不举”。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将有所回暖,走向局部复苏,回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去,至少不会再成为经济的拖累。
6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。
今年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单独篇幅提出,重要性提升。提到的重大风险包括:区域性、系统性金融风险;优质头部房企风险;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。
其中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,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:即“优化债务期限结构,降低利息负担,遏制增量、化解存量。”
预计未来地方债的发行期限结构可能适当缩短,降低利息负担。头部房企、地方融资平台将风险可控。
7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支持平台经济发展。
2012至2021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.5万亿元,多年稳居世界第二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.6%提升至39.8%。
在这次的报告中,5G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这些产业被重点提及,人工智能更是被明确纳入了新基建的范畴,有望成为今年发展的一大增量。
此外,前两年被严格监管的平台经济,也将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迎来新机遇。
8、2023稳字当头。
稳定是一切的前提。今年的工作报告,出现了90个“稳”字;2022年是78个,2021年是65个,2020年是42个。说明对经济的定调:是恢复而不是刺激,稳增长是政策首要目标。
私人财富学堂观点
1、2023年不会大水漫灌、不会有大刺激,复苏将是温和的。
2、全面降准和降息的概率下降,更多的是结构性的货币政策。
3、整体来看,今年实现5%左右的增长目标,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