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止上半年,整个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到120.8万亿,其中城投债规模约为12.1万亿,占比差不多只有10%,然而在实务中,对于大多从业人员,不管一级,还是二级,城投债基本都是日常工作的焦点。
一、债券市场结构
(一)总体结构
利率债和信用债构成了目前120.8万亿的债券市场,信用债大约有40.66万亿,主要由发改委、证监会、协会,以及人行和银保监主管的金融债相关产品构成。
(二)信用债构成
1、金融债
广义的金融债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,其中具备代表性的有银行、证券和保险等,此类债券主要由一般金融债券和补充资本为主的次级债券构成。
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满足金融债要求的其他发行主体,如:租赁、财务公司、消费金融公司等。
2、公司债
自2015年初,公司债改制以来,公司债呈现持续、快速上升的态势,虽然去年末至今,公司债政策出现收紧的趋势,但是其存量规模依然处于较高的位置。
3、资产支持证券
资产支持证券涉及三大监管口径,分别为协会的ABN、银保监主管的以信贷ABS为主的产品和证监会主管的ABS。总的存量目前大约4.77万亿,其中证监会的产品大约占到一半。
二、城投债与信用债
城投债目前主要由证监会的公司债、协会产品和企业债构成。
目前城投债涉及的品种,企业债、公司债、中票、短融、PPN和项目收益票据合计规模为23.83万亿,城投债占比超过一半。
三、存在感那么强的原因
(一)一级视角
1、高冷的利率债和金融债
无论是利率债,还是信用类金融债,作为承销人员会面临,一方面,承销这些债券的门槛较高,一般金融机构或者团队很难拿到这类层级的项目;另一方面,收费较低,参与人员相对有限。
2、接地气的三大监管口径的信用债
对于发改委、协会和证监会的城投类发行主体:相对没有那么高的门槛,意味着好接近;丰富的发行主体数量,意味着大量的人可以参与;收费的乐观,意味着有吸引力;强悍的兑付能力,意味着后续相对有保障。
(二)二级视角
作为二级同业来说,利率债、信用类金融债和其他信用债都是投资的标的,但是为什么城投债存在感也那么强。究其原因,大概在于,如果说利率债主要用来做流动性,而真正的收益率大概还取决于信用债。
从实务来看,作为信用债,大多金融债的收益率并不高,无论发行主体是中大型银行、保险,还是证券公司。因此最终收益还是取决于传统三大监管口径的信用债品种。
在经历了信用债市场多次信用事件以后,城投债屹立不倒,强悍的兑付能力,无论是谁,都很难不被打动;另一方面,城投债总体的收益率水平不低,基本能够满足投资者在收益端的需求。在信用能力和收益都能得到相对保障的情况下,城投债自然也成了二级同仁眼中的香饽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