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金方风险偏好低,要求私募答应“安全垫”的要求才肯投;私募对“安全垫”相当抵触,大部分表示拒绝,仅有一些急切想发产品的私募向资金“妥协”。
春节过后,市场表现较为稳定,但整体偏弱的行情无法刺激证券私募基金的销售。手握资金的银行、券商也越发难以应付,频频提出“安全垫”的要求,比例高的达到了20%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私募销售和资金的供求关系颇为矛盾:一方面,有些大型商业银行今年代销指标高达1000亿,为找不到愿意跟投的可靠投顾而苦恼;而另一方面,私募对待跟投的要求,有的是苦苦寻求,有的则坚决拒绝。
私募与资金方不合拍
“拟发行两只股票纯多头产品,分别为股票指数增强和股票多头择时策略,我司愿意出一定比例跟投资金,寻找有意向、有动力合作销售的券商或者其他机构私聊。”近期华东某量化私募总经理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则广告,急切呼唤资金。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北京一家中型私募市场人士告诉记者,某大型商业银行提出20%的跟投资金比例,四处找私募做投顾,但没有私募愿意接。
这样的矛盾情形,在今年春季偏弱的市场行情下并不鲜见。一方面,大量风险偏好低的机构资金需要投放,但对股票私募有所担心,要求答应“安全垫”的要求才肯投;另一方面,私募对“安全垫”相当抵触,大部分表示拒绝,仅有一些急切想发产品的私募向资金“妥协”。
深圳某大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经理表示,今年的代销指标有1000亿元左右。“除非特别优秀的私募,对于新的投顾都要求设置安全垫,首发是10%,如果没有安全垫,就要把止损线定得很高,那样更不利于私募的投资运作。”
华南某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也表示,与他们合作的银行把钱投出去的意愿很强,今年就放出500亿额度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优秀投顾——20%跟投+80%银行委托。
北京某中型券商营业部人士也透露,公司要求的跟投比例是10%~20%,如果是比较好的私募可以降到5%。
不过,银行、券商等资金方对“安全垫”的要求,在私募中的接受度似乎并不高。北京某中型老牌私募机构市场总监告诉记者,很多银行要求有安全垫,非常令人苦恼。“我们没有实力强大的股东,出不起那么高的安全垫资金。如果是委外的钱,5%~10%的安全垫比例还可以商量。”
前述华南券商人士表示,现在大私募对规模的诉求没那么强烈,不愿意跟投。中小私募急于发产品,加之行情不好,他们会为了规模而“妥协”。
上海某银行私行部经理表示,目前谈安全垫的基本上是中小私募,大私募不愿意做安全垫。“我们也会考虑私募的资质,以及最新的投研导向进行匹配,有些不一定要安全垫。”
资金要求严格去杠杆
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,今年1月,新增证券私募基金产品307只,实缴规模仅增长173亿元。好买基金数据显示,1月份新成立私募基金1249只,同比、环比均有所下降。
“现在管理人多,发产品需求强,产品规模体量在缩小,超过2亿元的就算比较大的产品了,一般单只产品规模在五六千万到1亿左右。”前述华南券商人士告诉记者,这和前两年新私募基金几十亿、甚至百亿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。
在这种市场情况下,业内人士表示,在困难时期,私募会以资金方要求为主导,而资金方的要求一致性很强,能够接受的条件、对管理人的要求、软硬件设施标准等都差不多,谈判余地很小。
确实,目前资金方对私募的准入标准比较高。记者拿到的一份私人银行私募管理人准入评分表要求,私募存续要在两年以上,有两年以上可查询投资记录,资管规模不低于20亿元等。
更重要的是,现在资金方做杠杆产品的意愿降低,市场没有趋势性机会,且大环境是在去杠杆,不敢加杠杆。前述华南大型券商人士表示,现在私募产品的杠杆比例都不高,一般是普通策略1:2杠杆走信托通道。
前述北京中型券商人士则表示现在基本没有杠杆产品,都是管理型的,“杠杆产品被清理是早晚的事情,我们没必要做这些无用功。”